拍摄时间:2023
拍摄地点:肯尼亚
拍摄设备:ILCE-7M4 FE 200-600mm F5.6-6.3 G OSS
拍摄参数:f/6.3 1/800 -0.7 iso400
非洲野牛是偶蹄目牛科非洲野牛属的大型群居哺乳动物,又称非洲水牛,是非洲草原极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,被称为非洲五霸之一,象征草原野性力量,又是非洲生态链中狮子、鬣狗等天敌的重要猎物。其体长 2.1-3.4 米,肩高 1-1.7 米,体重约 425-900 公斤,体型壮硕如坦克,头部宽大,具向下弯曲后向上生长的坚硬角(雄性角基部融合成 “盾状”),全身覆盖深褐色至黑色短毛,四肢短粗,尾巴末端有簇毛。
非洲野牛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草原、稀树草原及森林边缘,包括肯尼亚、坦桑尼亚、南非、博茨瓦纳等国,适应海拔 0-2800 米的多种地形,喜靠近水源栖息。非洲野牛是群居动物,群体可达数百头,日行性,以草为主食,具季节性迁徙习性。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红色名录中列为 “无危”(LC),但部分亚种(如森林野牛)因栖息地破坏和盗猎被列为 “易危”(VU)
牛椋鸟是雀形目椋鸟科牛椋鸟属的小型鸟类,包括红嘴牛椋鸟和黄嘴牛椋鸟两种,因与大型草食动物形成共生关系而得名。其体长约 20 厘米,体重 42-59 克,红嘴牛椋鸟喙红色(尖端黑色),黄嘴牛椋鸟喙黄色,两性羽色相似:上体灰褐色,下体浅灰,翅膀具白色斑纹,尾羽黑色。
牛椋鸟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草原、稀树草原及牧场,北至南苏丹、埃塞俄比亚,南抵南非,常栖息于海拔 2000 米以下的开阔地带,与非洲野牛、羚羊、长颈鹿等共生。它们是日行性留鸟,成对或集群活动,擅长攀爬至动物体表啄食寄生虫(如蜱虫、跳蚤),也吃动物伤口的脓血,被称为 “草原医生”。繁殖期在雨季,巢用草茎筑于树洞中,每窝产卵 2-5 枚。
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 IUCN) 红色名录中列为 “无危”(LC),种群稳定。其共生行为对宿主动物健康至关重要,同时通过粪便传播植物种子,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。
联系电话:(86) 755 8311 1333
联系邮箱:sales@stechcol.com
联系地址:深圳市龙岗街道五联社区爱联工业区A区1-5栋
Copyright © 2020 深圳市斯达高瓷艺有限公司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