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摄时间:2017
拍摄地点:哥斯达黎加
拍摄设备:Canon EOS-1D X Mark II EF600mm f/4L IS II USM
拍摄参数:f/5.6 1/1000 +0.0 iso800
凤尾绿咬鹃是鸟纲、咬鹃目、咬鹃科的大型热带鸟类,因尾部长而华丽的尾羽得名,是美洲最著名的观赏鸟类之一。其体长约 38-41 厘米(雄性尾羽可长达 60 厘米),雄性羽毛色彩极为艳丽:头部呈鲜绿色,具金属光泽,喙部短而宽、呈淡黄色,眼周有一圈蓝色裸露皮肤,上体从背部到尾羽为祖母绿般的亮绿色,尾羽中两根中央尾羽延长成飘逸的 “凤尾”,下体胸腹部为红色,翼羽具黑色和白色斑纹;雌性羽毛颜色较暗淡,尾羽较短,胸腹部呈淡红色。
该鸟主要分布于中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,包括墨西哥南部、危地马拉、伯利兹、哥斯达黎加、巴拿马等国,栖息于海拔 1200-3000 米的云雾林和山地森林中,尤其偏好原始森林中的高大乔木。生活属性上,凤尾绿咬鹃对栖息地要求苛刻,依赖未被破坏的高海拔原始森林,需高大树木提供筑巢场所(常利用天然树洞或啄食蚁巢形成的洞穴),主要以果实(尤其是牛油果)、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,飞行能力强但不擅长长距离迁徙,繁殖期雄性通过展示尾羽和鸣叫求偶,每窝产卵 2-3 枚,孵化期约 17-18 天,对栖息地的生态完整性和海拔高度(通常不低于 1000 米)有严格要求,低海拔地区难见其踪迹。
目前凤尾绿咬鹃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红色名录中被列为近危(NT)物种,主要威胁来自栖息地破坏(森林砍伐)和非法捕猎(羽毛贸易),但在部分保护较好的区域(如危地马拉的蒂卡尔国家公园)仍有稳定种群。它是危地马拉的国鸟,其形象被印在危地马拉的国旗和国徽上,象征着自由与神圣,也是该国文化中 “羽蛇神” 的化身。
联系电话:(86) 755 8311 1333
联系邮箱:sales@stechcol.com
联系地址:深圳市龙岗街道五联社区爱联工业区A区1-5栋
Copyright © 2020 深圳市斯达高瓷艺有限公司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