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摄时间:2018
拍摄地点:俄罗斯勘察加半岛
拍摄设备:Canon EOS-1D X Mark II EF600mm f/4L IS II USM
拍摄参数:f/5.0 1/400 -0.3 iso100
朱鹮是鸟纲、鹈形目、朱鹮科的中型涉禽,古称 “朱鹭”,因羽色朱红、形态优雅且历史悠久,被誉为 “东方宝石”。其体长约 68-79 厘米,全身羽毛以白色为主,枕部有数十根柳叶状羽冠,繁殖期时头、颈部和上背会分泌灰黑色物质,使羽色呈现灰紫粉色光泽;喙长而末端下弯,呈黑色,基部红色;腿与脚红色,幼鸟体色较暗,呈灰褐色。
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、日本、俄罗斯、朝鲜半岛等地,后因栖息地破坏和过度捕猎濒临灭绝。目前野生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国陕西南部的秦岭山区(如洋县),以及河南、浙江等地的人工繁育放归区,日本和韩国的朱鹮种群通过中国赠送或合作繁育重建。其栖息地包括海拔 1200-1400 米的山区溪流、稻田、沼泽及河滩地带,偏好近水且植被茂密的浅山丘陵环境。朱鹮对栖息地要求苛刻:依赖水质洁净、食物丰富的湿地环境,以小鱼、泥鳅、田螺、甲虫等水生生物为食,多在晨昏时分于浅水区涉水觅食;繁殖期在高大乔木(如栓皮栎、板栗树)上筑巢,每窝产卵 2-4 枚,雌雄共同孵化和育雏;有季节性垂直迁移习性,夏季在中高海拔(约 1500 米)的山区活动,冬季迁至低海拔(约 800 米)的河谷或农田周边,对人类活动干扰敏感,需远离村落和工业区域的安静环境。其生存高度依赖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,是生态环境监测的指示物种。
朱鹮是极度濒危物种,曾一度被认为野外灭绝,直至 1981 年中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发现 7 只野生个体,经 40 余年保护,全球种群数量已超 9000 只(截至 2023 年),但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列为濒危(EN)物种,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保护等级极高。
朱鹮是中国陕西省的 “省鸟”,象征当地对珍稀物种保护的决心,同时也是日本的 “特别天然纪念物”,但未被正式定为国鸟。
联系电话:(86) 755 8311 1333
联系邮箱:sales@stechcol.com
联系地址:深圳市龙岗街道五联社区爱联工业区A区1-5栋
Copyright © 2020 深圳市斯达高瓷艺有限公司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