棕熊和北极鸥

拍摄时间:2018
拍摄地点:俄罗斯勘察加半岛
拍摄设备:Canon EOS-1D X Mark II  EF600mm f/4L IS II USM
拍摄参数:f/5.0  1/400  -0.3  iso100

20

 

棕熊是食肉目熊科熊属的大型哺乳动物,是陆地上体型最大的食肉目动物之一,因毛色多为棕色而得名,包含多个亚种(如灰熊、科迪亚克熊等)。其体长 1.5-2.8 米,肩高 0.9-1.5 米,体重雄性 135-545 公斤,雌性体型略小;躯体粗壮,头部宽大,吻部突出,耳圆且小,背部具明显隆起的肌肉(称为 “肩峰”,利于前肢挖掘),毛色变异大,从浅棕、金黄至深棕或黑色不等,冬季毛发厚密可达 10 厘米以上。


棕熊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寒温带至亚寒带地区:欧洲见于俄罗斯、挪威、芬兰等国的森林;亚洲分布于中国东北、西北及中亚、西伯利亚等地;北美洲分布于美国阿拉斯加、加拿大西部山区。它们适应多样环境,从海拔 0 米的海岸线到海拔 4500 米的高山草甸均有栖息,喜近水源或森林边缘地带。棕熊为独居动物(繁殖期除外),杂食性(植物、浆果、昆虫、鱼类及小型哺乳动物),有冬眠习性(寒冷地区种群),孕期约 180-266 天,每胎产 1-4 仔。


棕熊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红色名录中整体列为 “无危”(LC),但部分亚种如叙利亚棕熊濒危(CR),中国境内的西藏棕熊、东北棕熊因栖息地碎片化和盗猎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棕熊在俄罗斯、加拿大等国文化中象征力量与自然野性,是芬兰的国家象征之一(出现在国徽上)。

 

北极鸥是鸻形目鸥科鸥属的大型海鸟,因主要栖息于北极圈附近而得名,是适应极寒环境的典型鸥类。其体长 64-71 厘米,翼展 127-147 厘米,体重约 1-1.7 公斤;成鸟羽毛以白色为主,背部及翅膀上覆羽呈浅灰色,初级飞羽末端黑色并具白色斑点,喙黄色且粗壮,尖端具红色斑,腿粉红色。幼鸟羽毛深灰褐色,具不规则斑纹,随年龄增长逐渐变白。


北极鸥分布于北极圈及周边高纬度地区,包括加拿大、阿拉斯加、格陵兰、冰岛、挪威北部及俄罗斯北部沿海,冬季南迁可至北纬 40° 左右的海域(如美国东北部、欧洲西部沿海)。北极鸥栖息于苔原海岸、岛屿、河口及海冰区,适应海拔 0-500 米的沿海及近陆环境,极少深入内陆。北极鸥为群居性鸟类,日行性,擅长长距离飞行,主食鱼类、甲壳类、软体动物,也捕食鸟蛋、雏鸟及啮齿类。繁殖期在 5-7 月,巢用苔藓、草茎筑于地面或岩石上,每窝产卵 2-3 枚,孵化期约 24-26 天,幼鸟 40-45 天离巢。


北极鸥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红色名录中列为 “无危”(LC),种群数量稳定,但受气候变化(海冰减少影响捕食)和人类活动(石油开发、污染)威胁。北极鸥在北极生态系统中扮演顶级捕食者角色,是气候变化的指示物种之一,羽毛洁白、姿态优雅,常被视为北极自然的象征。

斯达高瓷艺

联系电话:(86) 755 8311 1333  

联系邮箱:sales@stechcol.com  

联系地址:深圳市龙岗街道五联社区爱联工业区A区1-5栋

Copyright © 2020 深圳市斯达高瓷艺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 

联系电话: (86) 0755 8311 1333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联系邮箱:sales@stechcol.com

联系地址:深圳市龙岗街道五联社区爱联工业区A区1-5栋          粤ICP备2021007936号

Copyright © 2016-2017 深圳市斯达高瓷艺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      技术支持:启创网络